一、 组织措施
1、 组织机构
合作社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意义和必要性,成立了由合作社理事长杨峰同志任组长的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实施工作。合作社下设生产技术部、生产管理部和基地质保部。具体负责各项生产措施的实施和各种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以及各种农业投入品购买与使用,以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管理。
2、 管理办法
为了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合作社严格按照县无公害农产品领导小组下发的文件执行。为了达到农产品的无公害化标准,合作社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的管理措施。
3、 宣传培训
为了营造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生产氛围,合作社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政策和意义,让种植户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作社建立完整的培训制度,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指导相结合。在农产品的各个生长阶段,合作社邀请赵建民等专家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以互联网为基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信息化,使无公害生产技术得到实施和推广。
二、 技术措施
合作社按照农业部门制定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病虫害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在土地选择、品种选择、育苗种植、合理施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上,严格按照生产技术标准化程序操作,杜绝农户生产操作的随意性。
三、 投入品使用管理措施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合作社确定了合理的栽培措施,选择一些适合当地丰产性好、抵抗自然灾害性强的优良品种。在农药和化肥等生产投入品中,特别是在基地内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及伪劣肥料,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有机生物肥料。严格按照农业部门制定的技术规程和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监督管理。
四、 产品质量检测措施
合作社建立了严格的产品检测制度和生产操作可追溯制度,引进了先进的农残检测设备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产品在上市前进行每批次的企业自检和农业部门抽检相结合,确保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对于不合格产品严禁上市并集中处理,同时按照合作社有关规定,对生产产品出现问题的农户追究相应责任。
五、 产品质量管理
为确保产地产品质量安全,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同时成立质量安全控制办公室。质量安全控制办公室负责编制分品种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宣传,举办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负责基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全面掌握产品质量情况,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的措施并监督实施。不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 产地环境保护措施
合作社加强对农药和肥料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农药和肥料的残余垃圾进行专人回收和处理,在基地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及伪劣肥料,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有机生物肥料,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施用,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安全间隔期。
|